“第十九條 內科檢查標準如下:
三、不得有足以影響安全執行職務之下列情形之一:
(五)心律不整:心房撲動、持續性心房纖維震顫、手術治療無效需服藥之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心室性心搏過速、病竇症。”
之前我們說過關於心臟傳導系統的問題, 而今天又有一條規定與傳導系統有關了.
心律不整, 好像常常聽說, 但到底心律不整的定義是什麼呢? 所謂心律不整, 顧名思義就是心臟節律不正常. 所謂一般正常的心跳節律我們稱為 “竇性心律”. “竇性心律”表明起搏點為竇房結, 在一般檢查報告中稱為正常竇律(normal sinus rhythm, NSR), 是指心率在60-100次/分的正常範圍內的竇性心律. 大部分的心律不整其實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在體檢規定中, 特別指出了幾項無法取得甲級體檢證的心臟節律異常,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些心律不整是怎麼回事: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AFlu)症狀是由於心房內有單一電訊號迅速傳佈, 引起非常快速, 但卻不規律的心跳. 由於不是每次跳動都透過房室結傳導, 因此會減少心室流出的血液量.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ib) 是很常見且較為嚴重的心律異常之一, 發生原因是心房內不同部位形成不協調的電氣活動, 造成心臟上部腔室跳動過快且不規則, 進而使得心臟跳動過快, 節律不協調, 因此減少心臟流出的血液量.
心室上頻脈(SVT)統稱各種始於心室上方的心律不整; 由於心室上頻脈是間歇或偶爾發生, 所以有時也稱為 “陣發性心室上頻脈(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簡稱 PSVT)”.
室性心動過速(VT)起源于心室易激起搏點, 其連續發出3個或更多過早的激動, 除極的頻率可能大於150次/分. 由於這些激動通過心室肌內的異常徑路而不通過希氏束和左右束支傳導至心室的其他部位, 會減少心臟流出的血液量.
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 意指竇結機能異常造成具有症狀之心搏過緩性心律不整的臨床症候群, 其中之症狀包括竇性緩脈(Sinus bradycardia), 竇房傳導阻滯(SA block), 竇性閉止(Sinus arrest), 以及心博過緩-過速症候群(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 這些現象可能單獨發生, 亦可能合併出現.
上述說的幾種心律不整, 都是會嚴重影響生理功能, 並且造成飛行安全隱患的. 而出現這些心律不整, 一般來說都與心臟或其他疾病有關. 這些狀況可經由心臟專科醫師診斷與評估, 一般來說可以用 “導管電氣燒灼術” 來解決原發性的心律不整, 但仍需要視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治療.
To Be Continue...
留言列表